导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是中国政府为了规范和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一部行政法规。该条例于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概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共六章三十七......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是中国政府为了规范和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一部行政法规。该条例于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共六章三十七条,主要内容涉及民非的概念、登记管理机关、设立条件、登记程序、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民非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条例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非登记管理机关。民非的登记管理实行分级负责的原则,具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规定的管理权限负责。
民非的设立条件包括: 1. 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 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3. 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 4. 有必要的活动场所; 5. 有符合规定的工作人员; 6. 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 7. 民非的业务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有利于社会发展。
民非的登记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受理、审查、登记、公告等步骤。申请设立民非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相关文件和材料,登记管理机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条例规定,民非应当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民非应当按照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接受年度检查。对于违反条例规定的民非,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等行政处罚。
民非及其负责人违反条例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可能包括行政处罚、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民非在接受监督管理中弄虚作假的,登记管理机关可以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或者撤销登记。
以某民非单位A为例,A在成立之初按照规定完成了登记手续,但在后续的运营中,A单位未能按照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且在接受年度检查时发现存在财务不透明的问题。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对A单位进行了警告并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改正。A单位在改正后恢复了正常的运营状态。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民非的设立和运营,保障民非的合法权益,促进民非在社会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民非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活动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同时,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民非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热门标签